湖南长沙收购焠火油电话作为“新时尚”,垃圾分类自上海率先落地以来已有一年,在这一年间,上海居民家里的垃圾桶多了,垃圾厢房变整洁了,志愿者的活儿逐渐少了,市民们分得清、拎得清。据上海绿化市容局报告,上海1.3万余个居住区的垃圾分类达标率由2018年底的15%提高到2019年底的90%,基本形成了垃圾全程分类收运体系。习**总**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全国多地持续加速推进垃圾分类,上海经验备受关注。在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院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主任曾刚教授看来,上海做好垃圾分类,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水到渠成。全国垃圾分类先期推行城市,需要基于自身禀赋,判断需要投入多大精力、选择何种角度参与垃圾分类,应该因地制宜,而非搞一刀切。曾刚还认为,基于比较优势和规模效应,未来或在城市群间出现专门处理垃圾的专门场所,通过专业化的处理能力,不但保护环境,更能够通过资源回收的循环经济,反哺所在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都有不错的先天条件。曾刚呼吁,各界应该改变对垃圾分类的固有思维——只把他当做不赚